据中国作家网消息,《广州文艺》2023年第6期,以“部分的现实”为题,发表了王学芯的组诗9首。在这组诗前面有“编者说”:“王学芯的诗有一种令人神往的抒情特质,诗人善于从自然事物中吸取养分,并将对人间的思索转化为丰富而深邃的生命经验。”
(资料图)
图片来源于中国作家网
这个推荐语,确实很“标准”。又是“令人神往”,又是“特质”,又是“人间”,又是“丰富”,又是“深邃”。这些词好像是现在诗歌评论或诗歌推荐特别喜欢用的词儿,读完之后,好像什么都说了,但又好像什么也没有说。
而其中的“人间”,包括同类的“人世”、“尘世”,不仅诗评家爱用,写诗的人也爱用。这样的词,给人以超凡脱俗的感觉。但这些词用多了,也会给人以“烂”的感觉。没有啥词可用了,那就“人间”呗。
图片来源于中国作家网
在这个推荐语里,特别强调了“词”:“从词与词之间往往能感受到他心灵的跳跃(这里又来个“心灵”哈)。”而说起“词”,这组诗里的第一首《自己的山坡》里,就有一个令人费解的词——“举趾”。
图片来源于中国作家网
“鞋子似乎扒不住脚,举趾抠住了砾石的路面”。这个“举趾”是啥意思?不应该是“举止”吗?再说,“趾”,就是你想举它也举不起来啊。前后再一想,更有可能是“脚趾”。脚趾抠住了砾石,这就让人明白了。
这应该是个明显的错误,错别字,把“脚趾”误写成了“举趾”。这样的错误,哪怕只是粗略地把诗读一遍就会发现的。难道是中国作家网的编辑没注意,写错了?
为此,特意到《广州文艺》搜了搜,没错,还真有这首诗。而且,在这里,还是“举趾”。这让我有点怀疑人生了,难道是我错了?
图片来源于《广州文艺》
由此看来,这不是哪个平台某个编辑的错误,而是诗人自己写错了。错一个字有毛病吗?当然错误是难免的。但是,诗人写完诗总会读一读吧?编辑拿到诗总会读一读吧?二审三审重要读一读吧?
只要读一读这首诗,这个明显的错误就会被人发现。但遗憾的是,这个错误竟然过五关斩六将,就这么堂而皇之地登出来了。不仅《广州文艺》登,中国作家网照样登。
有人会说,瑕不掩瑜,只要诗写得好,错个把字没啥大不了的。王学芯这首《自己的山坡》,应该是很好的了,这里就不多说了,也不差我一个叫好声。就说说最后几句吧,“增多了适应的路面,路面的变化”。
这是要表现适应,也就是路走多了,就适应了。不仅适应的路面增多,而且适应路面变化也会增多。这个“路面的变化”感觉有些多此一举,适应路面,不就是适应路面的变化吗?难道还有别的需要适应?
图片来源于中国诗歌网
记忆中,王学芯诗“新工业诗歌”的代表,这次看到了他诗歌抒情的一面。一个诗人,能写出多种主题但诗歌,这是值得肯定的事。但要做到“令人神往”,可并不那么容易,要做到“丰富而深邃”同样不容易。
其实,我们大可不必追求一蹴而就,而是要一步一步地来。把错别字找到,然后再改正过来,这应该是第一步。一首诗里,如果有个明显的错别字,确实“令人神往”不起来,更别说“丰富而深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