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今纶
5月4日,由于业绩和分红不及预期,格力电器在五一长假后的首个交易日开盘即跌停,截至下午收盘时报35.42元/股,跌幅9.96%,市值蒸发超过200亿元,总市值也跌至1995亿元。
就在很多人错愕之际,5月5日又传出消息: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持有的部分股份遭到冻结。董明珠的持股数量为4448.85万股,持股比例为0.79%,其中有1150万股处于冻结状态。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到底发生了什么?格力电器投资者服务热线的工作人员面对记者的询问说:“不知道,要去核实”,最新回应称系信息录入错误,不是“冻结”,是“质押”。
其实在2021年6月22日,我写过一篇文章《股票大跌近5%!连续两年业绩下滑!格力路在何方?》,在这篇文章中,我就明确提出“格力的好日子到头了”,当时还有很多人不以为然。
毕竟,董小姐商业领袖的魅力确实不一般,2022年,格力电器的营业总收入还有1901.51亿元,母公司净利润还有245.07 亿元。
但多重趋势重压之下,如无选对方向的大变革,如果没有足以超越董明珠思维定势的新当家人上位,格力电器再想重拾上升趋势,难度极大。
犀利一点说,格力电器早就过了拐点,正在勉力维持。
格力业绩和分红不及预期并不是格力的产品不行了,而是整个大环境已经发生了滔天巨变。
格力电器的主打产品是空调,但空调的增速明显放缓了,而且趋势不可逆,一些重大因素不是董小姐可以改变的。
财报显示,格力电器2022年暖通空调业务营收1348.59亿元,同比增长2.39%;毛利率32.44%,同比增长1.21%。
回望2021年,格力空调产品贡献值占了总营收的70.11%,为1317.13亿元,同比增速还有13.96%。仅仅一年过去,增速掉了10%以上。
相比之下,2022年,美的集团暖通空调业务营收1506.35亿元,同比增长6.17%。你要知道,2021年美的暖通空调收入1419亿元,同比增长17%。简而言之,美的空调的业务营收增速经过一年也掉了10%。
除了众所周知的原因之外,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以及人口的加速变化犹如两块巨石压得格力和美的等白色家电巨头有点难受。
房地产市场自不用说 ,列举几个公开数据:
财政部数据显示,2022年1-11月,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51174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4.4%。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32895亿元,比上年下降10.0%;其中,住宅投资100646亿元,下降9.5%。
买房的少了,装空调的就少了。然而,空调的业务收入占了格力的70%以上,这对于格力意味着什么?
美的方洪波还是有远见的,在2021年底,他就已经做出了“未来三年是寒冬”的预测,所以,美的在2022年启动了规模较大的裁员。
彼时,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和一位刚刚被优化了的老员工在内部论坛上隔空对话引起很多关注。这位员工的父亲患癌症,儿子还在上小学,他的身体已经累垮了。
方洪波回复说:“认真看了,有些伤感,同时也深感惭愧。时代的洪流中,我们总会在某一刻,忽然意识到命运的不可抗拒;正如我们惧怕黑暗,但夜晚还是会如期到来。”
即使有一定幅度的裁员,美的在2022年的营业总收入为3457 亿元,同比仅增长 0.68%,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 296 亿元,同比增长 3.43%。
格力电器的挑战除了空调增长乏力,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其他产品没有能够挑大梁的。
2022年财报显示,格力电器实现营业总收入1901.51 亿元,同比增长0.26%;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 245.07 亿元,同比增长 6.26%。
不过,生活电器营收45.68亿元,同比减少6.43%。工业制品营收75.99亿元,虽然同比增长137.88%,但奈何盘子不大。
格力电器智能装备业务智能装备营收4.32亿元,同比下滑49.63%。格力电器也有32位系列MCU芯片、预制菜相关项目,但上述这些所有的产品加起来的营收都没有占到公司总营收的30%,所以,不管是赚钱还是不赚钱,对格力影响不大。海外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32.7亿元,占比只有12.2%。
格力怎么办?
不是所有的家电企业都不行,海信家电就是一个例外。
3月30日晚间,海信家电发布2022年财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达到741.15亿元,同比增长9.7%;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35亿元,同比增长47.54%。
营收接近双位数的增长,利润大涨近50%,海信发生了什么?难道海信家电不是在这个星球做生意?
海信家电的暖通空调业务总营收为345.00亿元,同比增长13.48%,占总营收的46.55%,这个增速也远超美的、格力;冰洗业务总营收为212.07亿元,同比下降7.87%。
公司的海外业务占比较去年略有下滑,从34.27%下滑至33.56%,不过营收仍在增加,增幅达到7.38%。2022年,海信家电董事会提议进一步提升分红比例至50%。
格力增长一般,分红下降,但是海信逆势上扬,分红上涨。虽然是同一个世界,很明显不是同一个梦想。
海信在持续强化“海信品牌”的国际影响力,从2017年至2022年,境外收入由98.55亿元增长至248.7亿元,占比从32.38%上升到33.56%,毛利率由7.07%升至9.43%,相比较而言,它受国内因素影响比格力和美的要小。
另外,海信家电相对而言更愿意投钱做营销,而且回报也不错。
海信的故事值得家电行业同行们深思。
格力电器的另外一个“坑”是“格力钛”(即以前的珠海银隆新能源)。格力钛2022年度净亏损达到19亿元,导致整个公司净资产从年初的21.47亿元,缩水到2.37亿元。
2021年,格力电器给银隆投了18.28亿元,如今已经亏掉了17.55亿。董明珠个人出资23.4亿元,拿下珠海银隆17.46%的股权,如今只剩下4138.65万。
董明珠2016年执意要入股珠海银隆新能源,股东大会否决了,她自己邀请万达王健林、京东刘强东筹资30亿资金入股银隆。
2016年10月格力电器的临时股东大会上,董明珠力挺珠海银隆及其主打的钛酸锂电池技术,主要理由包括:钛酸锂电池使用寿命长,能够适应高寒温度,安全性好,在储能市场有应用前景等。
近日,媒体记者采访了北京大学新能源材料与技术实验室主任、国家“十一五”863电动汽车动力锂电池项目负责人其鲁,他表示:“钛酸锂电池并不是先进技术,能量密度低,不适合做动力能源,钛酸锂电池并不适合当下的电动车市场”。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只能选择相信其鲁。
根据中国客车统计网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中国客车行业6米以上客车共销售了92256辆,排名前5的车企分别为宇通客车、中通客车、苏州金龙(海格客车)、金旅客车、金龙客车,没有格力钛(珠海银隆)。格力钛(珠海银隆)2022年6米以上客车销量为1789辆,同比上一年减少了11.65%。
要命的是,格力钛(珠海银隆)还和阳光保险等一堆小股东签有对赌协议,业绩不达标就要被退股、索赔。
格力电器在2021年上赶着成了格力钛(珠海银隆)的控股股东,现在这些麻烦事儿一定会牵连到格力电器和董明珠。
新能源的确是个好故事,但董明珠所托非人,不幸入坑。
说到底,董明珠是为自己的认知买了个几十亿的巨单,后面如何收场,只能让时间说话了,希望格力电器以及董明珠尽快渡过这一劫。